m2
5.8萬 m2
2018年
產業建筑
本項目位于北京市(shi)昌平區(qu)沙河(he)鎮七里渠村南(nan),西鄰七馬路,東(dong)側為規劃(hua)公(gong)園,南(nan)鄰城市(shi)規劃(hua)次干道。交通便(bian)捷,景觀優良。
設計理念
1)科技智慧:現代簡約的建筑風格, 精致的細節處理, 富有特色的共享空間,智能化的系統。
2)綠色生態:低碳節能的技術措施, 開放生態的綠色園區, 親切舒適的工作環境,開放有序的內外空間。
3)交流(liu)共享:休閑(xian)開放(fang)的(de)活動(dong)場地,多元豐富的(de)服務平臺, 交流(liu)共享的(de)辦公(gong)空間。
本項目是一座融合(he)科研辦(ban)公、研發、配套住宿、配套服務等功能為(wei)一體的(de)辦(ban)公綜(zong)合(he)體,以打造(zao)區域(yu)性(xing)新地標(biao)為(wei)目標(biao),融合(he)城(cheng)(cheng)市設計(ji)理念,積極尋求建(jian)筑(zhu)與(yu)城(cheng)(cheng)市的(de)對話,將城(cheng)(cheng)市空間與(yu)建(jian)筑(zhu)空間相互滲透,形成人(ren)性(xing)化(hua)的(de)辦(ban)公綜(zong)合(he)體場(chang)所。
本設計運用城市設計的手法,以打造區域性新地標為目標,塑造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間為主旨。充分考慮現代辦公方式,創造一種綠意盎然、自然和諧的花園式辦公環境。
本項目用地分為兩個南北相鄰的地塊,南側地塊內,主要為科研辦公、研發中心和配套員工宿舍, 北側地塊主要布置停車庫和配套服務及保障設施。
科(ke)研辦公樓作為基地(di)(di)內的主(zhu)(zhu)要建筑被布(bu)(bu)置(zhi)在基地(di)(di)的南(nan)側, 統領基地(di)(di)的總(zong)體風格(ge), 其他(ta)建筑沿基地(di)(di)南(nan)北向依次布(bu)(bu)置(zhi),形成(cheng)基地(di)(di)南(nan)北向的主(zhu)(zhu)軸線(xian),以適應基地(di)(di)南(nan)北狹長東西狹窄(zhai)的特(te)點。
基地的主要出入口設在基地南側,正對科研辦公樓,與科研辦公樓之間形成寬闊的前廣場, 形成基地的主要公共空間及企業形象展示空間。 在北側地塊七馬路一側設車庫及后勤出入口, 主要供員工車輛、后勤車輛及人員進出。
實行(xing)人車(che)分流設計,避免人車(che)流線的互相交叉及干擾,沿基地周邊設置(zhi)環(huan)形道路,既滿足平(ping)時(shi)車(che)輛通行(xing)要(yao)(yao)求,又滿足消防要(yao)(yao)求。基地內員工步(bu)行(xing)系統結合(he)景觀綠化統一考(kao)慮。
景觀規劃充分考慮北京的氣候特點,追求自然樸實的風格,營造健康舒適、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。針對項目整體定位,結合人車交通系統,進行系統的景觀分析和設計。簡潔、 現代、適用、具標識性是建筑設計遵循的原則。
科研辦公樓作為基地主要建筑, 平面呈H形, 契合慧聰集團企業名稱的首字母H。立面設計以帶型窗及富有變化的陽臺為主要設計元素, 整體形象宛如一艘楊帆遠航的巨輪, 寓意企業一帆風順、揚帆遠航的發展愿景。
其他各單體建筑設計皆遵循科研辦公樓的設計基調, 并根據各自功能及使用特點分別作出相應處理, 使整個建筑群即統一協調, 又不失各自的特點。
外立面色彩(cai)以(yi)淺色石材和涂料為主調, 配以(yi)橘紅色的涂料或(huo)板材作為點綴, 以(yi)體現企業特征。